
今年56岁的张大爷,早在几个月前在医院检查出高血压,当时医生叮嘱他一定要按时服用降压药,同时要记得定期复查。
张大爷并觉得年纪大了有点高血压很正常,而且是药三分毒,并不太想服用降压药,为此,他四处搜罗降压食物,一次偶然的机会下,他得知吃洋葱可以降血压。于是每天早上都坚持喝一杯生洋葱榨汁,一连吃了3个多月,期间也没去医院复查过。
某天,吃饭时张大爷突然出现了嘴角歪斜的情况,随后便晕倒了,家里人见状吓坏了,赶紧把他送去了医院。检查后发现他的血压值飙到了180/120mmHg,因高血压已经发生了脑梗。
了解过往史后,医生认为他的脑梗发生与长期没有服用降压药相关。这让张大爷觉得奇怪,人家不说吃洋葱降血压吗?为什么到自己这行不通了?
一、吃洋葱真的可以降“三高”吗?
洋葱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水溶性维生素、钙铁锌等物质,同时还有含硫化合物、类黄酮、甾体类、前列腺素等独特生物活性的营养物质,这些营养物质理论上是有助于改善“三高”的作用,洋葱的确是一种比较健康的食物。
之所以有人觉得洋葱能降压,是因为有研究发现,洋葱当中的槲皮素有降低血压、预防血栓等功效,但这并不代表洋葱可以降压。
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刊文指出,洋葱并不能和槲皮素划等号,洋葱中的槲皮素含量十分有限,想通过洋葱来代替药物是行不通的。
生洋葱当中的刺激性物质含量较高,会刺激胃部,容易引起肠胃不适,因此,患有胃炎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肠手术患者都不建议吃生洋葱。同时有皮肤瘙痒性疾病和易过敏体质的人也不建议吃洋葱。
另外,除了洋葱,以下几种常见的网红降压食物,同样缺乏降压的科学依据。
芹菜:动物实验表明,芹菜内的芹菜素、香豆素对调控血压有一定好处,但实验使用的是芹菜内的提取物,和直接吃芹菜完全不同。且动物实验的结果也不能直接推论至人体,通过吃芹菜降压完全不靠谱。
红酒:红酒内有白藜芦醇成分,同样也是含量很有限,想要达到有效剂量,每日需要饮用大量的红酒。没等喝够量,身体就先受不了了。
醋泡食物:醋泡花生、黑豆、黑蒜等都被誉为高血压“克星”,但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仅仅只是调味、溶剂,不会让食物产生新的作用和成分,自然也起不到降血压作用。
二、北大开发的中式降压食谱,效果堪比降压药?
关于高血压的治疗,除了药物治疗以外,饮食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。心血管疾病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?
北京大学武阳丰教授团队的研究曾在《循环》杂志上发表过一项研究,研究人员对来自4个城市的265名参与者进行了调查,受试者参与时基线收缩压值为130~159mmHg,随后随机将受试者分成2组,一组进行中国心脏健康饮食(CHH,135人)、一组则为对照组(130人)。
相较于普通饮食,CHH饮食将食物内的钠元素从6g减少到了3g,同时减少了11%的脂肪摄入量,增加了4%的蛋白质、8%的碳水化合物以及适量钾、钙、膳食纤维摄入。
28天后,对照组受试者血压平均下降了5/2.8mmHg,CHH饮食组则平均下降了15/6.7mmHg,相较于对照组,CHH组的血压下降程度堪比降压药。
该饮食食谱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进行?
- 增加全谷物摄入:主食应该使用粗粮来代替部分精细米面,如用1/3~1/2的燕麦、玉米、糙米代替大米,这样做可增加身体摄入矿物质和膳食纤维,对健康有益。
- 改善烹饪方式:烹饪时尽量减少油的添加,多采取蒸煮炖等清淡的烹饪方式,每日油脂摄入量控制在20~25g为宜。
- 减盐增钾:炒菜时要注意尽量少放盐,可以使用十三香、葱姜蒜、柠檬等调味,也可以选择在出锅的时候放盐。另外,可以将食用盐换成低钠盐,这样做也可以减少盐分摄入、增加钾元素摄入。
- 增加蛋白质摄入:适当多吃一些豆类、瘦肉、牛奶等优质蛋白质食物,也可以适量吃一些豆制品、牛肉、鸡肉、三文鱼等食物。
- 增加钙镁摄入:钙含量丰富的食物有乳制品、豆类,建议每日保持300~500ml的奶制品摄入;含镁量丰富的食物则有蔬果、粗粮、坚果等。
- 少吃反式脂肪酸:如蛋糕、巧克力、奶茶、冰淇淋以及威化饼等,配料表内都有人造黄油、起酥油、代可可脂等,而这意味着食物内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。
三、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,做好两点可远离
很多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专属,但事实上,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和中年人正在被高血压盯上。
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、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、阜外医院等机构发表在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子刊的一项调查,对我国31个省近90万名年龄为35-49岁的人群展开了调查,结果发现,有四分之一的人患有不同类型的高血压。
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高血压盯上呢?饮食、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遗传因素等,都会增加年轻人罹患高血压的风险。
现在很多年轻人长期吃外卖,大量摄入高脂肪、高油的会导致体重增长,显著增加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;
快节奏的生活会让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下,时间长了之后也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;
而遗传因素也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/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强调,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,是目前预防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式。
因此,要想控住血压,要坚持做到以下两点:
健康的生活方式:限制盐分的摄入,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表示,少吃点食盐是最简单和廉价的降压方式;多运动,运动有助于帮助控制体重,当体重控制好了,对血压和血脂等都会有改善;尽早戒烟,烟草不仅会影响心血管,而且还会增加多种疾病和癌症风险。
控制危险因素:血压、血脂、血糖三个指标都需要尽可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,想要控制好指标需要保持有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,必要时也可以咨询医生服药干预。
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些食物可治病的说法都不可信,在罹患疾病后一定要遵医嘱积极控制病情,避免因为听信谣言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。
参考资料:
[1] 《食药同源!北大学者发布适合国人的中国心脏健康饮食,降压效果堪比药物!》.梅斯医学 2022-07-22
[2] 《我们都被“降压食物”骗了,营养师说出了实话》. 生命时报 2021-03-11
[3] 《高血压正在围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》. 科普中国 2023-10-14
未经作者允许授权,禁止转载
